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阜陽市 >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 正文

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

来源:旰食宵衣網编辑:阜陽市时间:2025-11-02 10:03:42
   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
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
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
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
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
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
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神秘的地球uux.cn配圖)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南方都市報(原作/EDYONG 編譯/瀅):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
3月下旬,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針對恐龍族譜的研究顯示,130年以來人們對恐龍這種生物的分類很有可能是錯誤的。如果結論得以證實,那麽這些新研究足以“撼動恐龍古生物學的核心”,也意味著恐龍家族樹有可能要被改寫。
關於恐龍的傳統分類遭遇挑戰
當我第一次拜讀英國劍橋大學博士Matthew Baron關於恐龍研究的新論文時,我倒抽一口氣。
在人生大半個歲月裏,我一直確信恐龍分為兩大演化分支:骨盆與鳥類相似的鳥臀目恐龍和骨盆與爬行動物相似的蜥臀目恐龍。前者包括長角物種,如三角恐龍、劍龍等;後者包括獸腳亞目食肉恐龍如暴龍,長頸蜥腳亞目恐龍如雷龍等。從1887年至今,130多年來學術界就是這樣認為的。我也是從孩提時代就接受了這樣的教育,教科書和博物館也總是這麽說。但是,按照B aron博士的新研究,上述說法是錯誤的。

通過比較研究了大量早期恐龍(74個分類群)以及它們的近親,Baron博士和他的同事分析了這些恐龍的457種特征,檢測其解剖學上的相似性和差異。根據以下特征:如繼承自一個共同祖先的21項特征,比如頜骨上尖銳的縱脊、特別的蹠骨,還有許多其它的共同特征,他們重新描繪了恐龍家族樹的兩大分支:將鳥臀目、獸腳亞目恐龍歸入同一支;將蜥腳亞目恐龍與一種被稱為艾雷拉龍(Herrerasauridae)的早期肉食性恐龍歸入另一支,而不是將肉食性的獸腳亞目恐龍分類在一起。他們指出,這些肉食性恐龍中的類似特征可能是各自獨立演化出來的。
這種對恐龍家族的重新劃分,就像有人告訴你,貓和狗都不是如你所想的,而你稱之為“貓”的動物實際上就是狗。
“幸運的是,我們之前關於恐龍的大部分認知———如它們的進食、呼吸、遷徙、繁殖、成長和社會化———依然不變。”美國北科羅拉多自然科學博物館的Lindsay Zanno如是說。他沒有加入Baron博士的研究團隊。“Baron博士的這些結論使我們對整個恐龍家族樹的最基本結構提出質疑,那是我們一個世紀以來研究的支柱。如果通過獨立研究證實Baron博士的結論,那麽這些改變將動搖恐龍古生物學的核心。”
“你們這幫家夥很勇敢。”我在電話裏對Baron博士說。
“或者很愚蠢。”他說,帶著一絲怯笑。
傳統的恐龍分類未經嚴格測試?
如果B aron博士是正確的,那麽之前大家公認的、關於恐龍的結論又錯在何處呢?
B aron博士認為,傳統分類出錯的部分原因,是人們可能被先入之見蒙蔽了雙眼。將恐龍分為蜥臀目和鳥臀目恐龍兩支,是1887年由英國古生物學家H arry Seeley提出的,Seeley的區分基於恐龍臀部形狀的明顯差異。“當你看看標本,你會非常快速而容易地說出:那是蜥臀目,這是鳥臀目,這兩類恐龍從不會撞到一起有自相矛盾之處,”Baron說,“於是人們沿著這種分類模式展開對恐龍的研究,而Seeley的說法一直沒有得到嚴格測試。”
當然,這並不是說以前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科學研究是草率的。他們隻不過是沿用前人擁有的學說而已。自然地,這種學說對他們的早期恐龍研究沒有什麽幫助,他們沒能揭示出最早的恐龍群體是如何演變的、為什麽如此罕見。
如果你推翻傳統的恐龍分類,將恐龍王國納入日曆裏,那麽暴龍和三角龍隻會出現在聖誕節後,速龍則是唯一在十二月中旬出現的,劍龍、梁龍興起於七月初。隻有少量化石來自恐龍曆史的上半部分,也就是三疊紀和侏羅紀早期。按照先前的恐龍物種分類,蜥臀目恐龍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而早期鳥臀目的恐龍則很少出土。
當B aron研究早期恐龍物種,仔細揣摩一些現有的標本時,他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當我們開始研究分析時,我們為某些古代鳥臀目和獸腳亞目在解剖結構上竟如此近似感到困惑。我們的新研究暗示著這兩個種類確實是在一個演化支係上的。這個結論令我們十分震驚,它和我們之前所學的一切東西截然相反。Baron說。”當我和我的劍橋大學督導David Norman博士交談時,他苦笑了一下,承認他總是有同樣的感覺。Norman說:“測試一下,不是很有趣嗎?”
於是測試開始了。第一類測試對象是體型小,敏捷的,兩條腿的跑步恐龍,它們的手大而有力,食物多種多樣。
Baron博士和同事花了3年對64個恐龍分類群進行研究,收集了大量數據。他大大忽略了知名人士的傳統說法,將重點放在三疊紀和侏羅紀早期。針對每個物種,他們非常用心地一一登記,並考量了457種物理特征。然後,他利用這些特征創建新的恐龍家譜。“文明分析的物種越多,從中得到的結論就更有力。”來自SusannahMaidment大學的SusannahMaidment說。她和Baron博士用電腦檢查了多種恐龍,這種電腦檢測方法在前幾十年是沒有的。
關於恐龍的兩大新假說
通過研究,B aron博士和同事重寫了新恐龍家族故事。故事的第一章指出,恐龍首次出現大約在2.47億年前,略早於傳統說法的2.31億至2.43億年之間。最重要的是,恐龍的始祖分成兩支,而這兩分支與我們以往認可的不一樣。
他們認為,食肉的獸腳亞目和食草的鳥臀目有著更近的關聯,並且,一些動物———例如梁龍———會掉出傳統的我們稱之為恐龍的分類。這意味著恐龍的傳統說法有可能需要改變,以確保未來梁龍及其近親仍被劃分為恐龍的一種。
在傳統分類中,恐龍包括了三角龍和鳥類最近的共同祖先及其後裔。但如果按照B aron博士的定義,由於鳥類祖先———獸腳類恐龍和鳥臀目關係比和蜥腳類恐龍的關係近,那麽蜥腳類就被踢出了恐龍圈。
Baron將鳥臀目和獸腳亞目劃在一起的物種分類被命名為“O rnithoscelida”,這個名字是生物學家托馬斯·赫胥黎在1870年創造的。D avidN orm an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的影響不僅令人震驚且十分深刻。人們一直認為‘鳥臀類’恐龍的名字自相矛盾,畢竟它們和鳥的起源看起來沒有任何關係———但它們現在和鳥類的祖先牢牢地聯係了起來。”
“130年來古生物學家一直按照固定的方式理解恐龍。我們的研究指出,需要重新審視這些生物的演化史。這就是科學實踐。你從一組證據中得出結論,之後會有新的數據或理論出現,而你需要重新考慮你的想法。如果我們的研究結論可以通過學術界的審核,那麽所有的涉及脊椎動物進化的話題的教科書都將需要被重寫。”Norman說。
此外,Baron博士還認為,恐龍可能起源於北半球,而不是南半球。在此之前,人們在南非發現了最古老的恐龍化石,證明最早期的恐龍起源於南半球。但B aron博士在重新研究考察了恐龍的分類後,指出恐龍也完全可能起源於北半球部的勞亞大陸。這一假說有待進一步證明。但是,有一點必須記得,在數億年前,上述兩塊大陸距離很近。
重磅消息引發不同反響
每次論文發表前,恐龍專家通常會在公眾場合發布各種信息,不拘是在會議上還是通過小道消息,以便宣傳自己的見解。但B oron博士和他的合著者D avidN orm an、PaulB arrett卻保持緘默。“這將是一個重磅炸彈的時刻,”他說,“我不知道人們將有何反應。”
論文發表後,反應十分熱烈。有不少積極的響應者。“這篇論文讓我晚上一直睡不著!”來自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的D arlaZelenitsky告訴我。“這項研究是革命性的,它提出的恐龍新關係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古生物學家對恐龍的傳統認知方式。”美國馬裏蘭大學的T hom as H oltz補充道:“我教兩門恐龍的課程,如今有可能運用這個新假說講課,將新假說當首選。”
其他人則左右為難。“我不會重寫教科書,起碼現在還沒有,”愛丁堡大學的SteveB rusatte說,“這隻是一個分析,許多最近的研究恢複了傳統的分組。由於這個新的結論與龐大的傳統研究相矛盾,我覺得要接受它,委實不易。”
理性挑戰將使科學變得更強大
用化石搭建某個物種的家族樹很不簡單。其結果取決於你使用哪種方法,你所選取的物種,你衡量的特征,以及你如何解釋樣本。新化石的發現,或是對現存化石的不同研究,都可能戲劇性地改變這棵家族樹。
事實上,動物分類的大幅度波動往往比人們想象的要頻繁。比如說,時至今日,哪怕是人們極其熟悉的兩個物種(鳥類和哺乳動物)群體間的關係,也有人在進行新研究、新探討。“舉例來說,盡管我們擁有大象、樹懶和馬完整的基因組和身體,但我們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麽大象與樹懶的關係,居然比大象與馬的關係更近。”H oltz表示。
“40年前,人們還不確定恐龍是不是一個統一的群體,不確定鳥類是否來自恐龍,”英國皇家獸醫學院的John H utchinson說,“但從那時開始,我們一直在前進,並將繼續前進,也許這篇論文將會被看作是一個轉折點。理性地挑戰任何教條,科學才變得更強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热门文章

1.9016s , 14302.078125 kb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130年以來的恐龍分類傳統遭遇挑戰,旰食宵衣網  

sitemap

Top